今年以来,杜曲镇人大主席团紧扣中心重点工作,以“民需我解”议事会为抓手,持续深化代表履职主题活动,将履职阵地延伸至基层治理最后一米,引导代表当好民情民意的“收集员”、议事办理的“监督员”、治理成效的“检验员”,助推基层治理升温着色。
一、前移阵地、下沉网格,当好民情民意“收集员”。镇人大主席团立足职能,在持续用好传统人大代表联络站、点、平台的同时,积极拓展“线上+线下”代表履职路径,丰富民情民意收集渠道。线上,依托“魅力杜曲”公众号开通“云上人大”专栏,方便群众一键指达,实时建言献策;线下,借助杜曲镇贾庄现代农业现代产业园联通城乡的独特优势,在人员流动较为集中的“贾庄共享菜园”创新设立“田间地头”人大代表联络点,健全代表常态化下沉网格机制,围绕“民需我解”,通过代表网格内走访、接待,联络点征集意见建议,充分收集群众“急难愁盼想”事项,确保了民意信息的广泛性、真实性与时效性。目前,已累计收集意见建议200余条。
二、全程参与、精准聚焦,当好议事办理“监督员”。将人大监督贯穿“民需我解”议事会始终,积极引导代表全程参与,形成“收集-议事-交办-监督-反馈”的履职闭环。全程监督议题筛选、会议研讨、决议形成,突出议题事项讨论是否客观、公正,充分考虑群众意愿;议题事项办理过程中,重点监督办理进度与成效,确保时效与质效的“双驱”并进,杜绝“议而不决、决而不行、行而无果”的现象发生。8月以来,共监督形成议题119项,推动道路硬化、农业保障、人居环境、民生服务等75项民生议题高效完成办理,提高群众信任度与获得感。
三、跟踪反馈、闭环监督,当好治理成效“检验员”
建立议事会事项办理“回头看”成效反馈机制,通过调研、视察与抽样“回头看”等方式,深入群众及相关利益方,实地核查办理成效与群众满意度,并将抽验实际情况及时梳理反馈至相关部门和行政村。对办理效果未达预期的事项,建议纳入整改事项,同时建立人大监督台账,当好基层高效能治理成效“检验员”,推动问题根本解决,确保“民需我解”议事会成果落地生根、长效惠民。目前,对75项办结议题复核,群众平均满意度达94.5%;对10项未彻底解决的问题启动二次督办,8项已得到整改落实。
杜曲镇人大代表助力基层高效能治理“三员”工作机制,不仅有效验证议事会机制和基层高效能治理实践的真实成果,更促进了治理体系优化和治理能力提升,彰显“民有所呼、我有所应、应有所果”的新时代人大代表担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