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人大代表宁雅秋:以《唐宫夜宴》为样本 用好文物资源 讲好中国文化故事

2021-03-11 09:31     作者:漯河人大
      

3月4日,随着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,2021全国两会正式开启。作为活跃在新闻传播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,漯河市广播电视台播音员宁雅秋,今年提交了多份建议,其中《关于创新传承载体盘活沉睡文物资源的建议》值得关注。

  2021年春节期间,河南省春节联欢晚会《唐宫夜宴》、元宵节特别节目《河南博物院元宵奇妙夜》强势出圈,在春节众多娱乐节目中独树一帜,引发海内外广泛热议。河南博物院、“唐宫小姐姐”等话题,全网多平台累计阅读量达数10亿人次,制造了盘活沉睡文化资源的“河南现象”。

  “《唐宫夜宴》等节目极大地激发了观众对文物知识需求,到博物馆看一看成了众多观众外出旅游的首选。”宁雅秋表示,目前我国现有各类博物院(馆)超过5100家,不可移动文物70多万处,国有可移动文物总数超过1亿件(套),“这些都是沉睡的文物瑰宝。利用好这些文物资源,讲好中国文化故事、传递华夏文明声音,对于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着重要意义。”

  关于如何创新、传承和盘活这些沉睡的文物资源,宁雅秋代表提出以下建议:

  首先是明确创作导向。明确华夏文明“现代表达”的创作原则,以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,选准表达角度,通过鲜活、有趣的艺术演绎,将传统文化时尚表达,契合国人强烈的文化认同和寻根之情,激发华夏儿女强国兴邦的文化自信和情感共鸣。

  其次是坚持价值引领。融媒体时代,针对观众越来越高的审美需求,面对海量信息碎片化传播,流量明星、时尚鲜肉霸屏的现状,主流媒体要在视野、格局和深度上进行引领;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,在创作中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,通过不断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,彰显中国特色,展示中国风格,体现中国气派,让受众得到文化自信的价值鼓舞和中国精神的价值感召。

  第三是创新传承载体。在节目设置和表现手法上,通过多元、新鲜和时尚的表现形式,进行时空跨界、现实跨界,注重年轻化表达、网络化传播和多平台分发,实现传播覆盖的最大化。要让技术有思想,视觉有灵魂,找准方向,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,让各个年龄层的观众,都能够在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汲取智慧、营养和优良精神。

  第四是加大资金、人力等方面的支持力度。针对盘活沉睡文物资源的文艺创作,要设置专项经费、专门队伍和权威奖项,引导各级媒体推出更多文艺精品,博物院(馆)推出更多文创产品;文物资源的文艺创作,要形成常态化,让更多沉睡的文物瑰宝焕发新的生机,重现应有的价值。


审核人:魏鑫隆